三明市侨联>> 侨界风采

徐德清:为侨胞回国创业搭建微总部

发布时间:2020-02-17 10:11:4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次数:
分享

徐德清4.jpg

徐德清博士,祖籍浙江余姚,出生于福建南平,在三明宁化长大。1979年入天津大学,1983年赴英国留学,1988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同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作博士后研究,曾任耶鲁大学与工程计算中心助理主任。此后,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信息技术中心、耶鲁大学电机工程系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曾担任美中经贸科技促进总会首任理事长、美国福建促进会会长。2003年回国工作,先后担任威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复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目前任智慧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湖州/宁波微总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美国纽约寸土寸金的时代广场,徐德清走进美国联合办公初创公司WeWork设在这里的共享办公大楼。只需花费50美元,他就可以在这里办公一天,办公桌椅、会议室、复印机、无线网络甚至是茶点,一应俱全。“我为什么不能在中国也做一个类似的众创空间,帮助海外华侨华人更好地回国创业发展?”3年前第一次走进在美国风靡一时的WeWork时,这个想法就跳进徐德清的脑海。3年之后,当创新创业的浪潮席卷中国,徐德清创建的微总部(E-Quarter)已成为其中一个颇具亮点的平台。

不久之前,当记者见到徐德清时,谈起自己一手搭建的这个灵感来自WeWork,同时更加贴近侨胞归国创业需求的众创空间,这位年过五十的美籍华商兴致勃勃。作为美中经贸科技促进总会首任理事长、微总部创新基地董事长,徐德清说,他要做的就是帮助更多想要回国服务的华侨华人铺路搭台,建起属于他们的微总部。

中国版的WeWork

2014年,当不少海外华侨华人正在思考如何回到中国创业时,美籍华商徐德清已经想在了他们的前面。这一年的下半年,他将浙江湖州一栋8000平方米的大楼重新装修,打造出一个崭新的众创空间。

颇为特别的是,在大楼的一层,刚起步的创业团队可以选择租用这里的办公场所一个月、一个星期甚至短短一天。这种灵活的方式与美国知名的WeWork共享办公模式颇为相似,很快吸引众多创业团队慕名前来。

“我相信这是一个新趋势,创业的门槛可以很低。其实国内很多创业园区的大楼都是闲置的,我们可以更灵活地使用它们。”和记者聊起最初的创意,徐德清毫不讳言灵感来自自己最初在美国的体验。

当然,徐德清要做的不只是简单复制WeWork的共享办公模式,而是打造一个更加本土化的中国版WeWork。相比于大部分众创空间对所有创业团队开放,徐德清有更加精准的目标群体——海外华侨华人和国内中小企业。

常年往返中美之间,徐德清敏锐地发现,这几年,海外华侨华人感受到中国创新创业的热烈氛围,回国发展的意愿越来越迫切,但因远在海外,常常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回归路径;另一边,中国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需要海外高端人才提供技术和商务支持,甚至帮助它们走出国门。如何为这相互需要的二者牵起“红线”?

头脑活络的徐德清有了更大的计划。2015年1月,徐德清带领微总部研发推出了一个专注于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中小企业对接的线上服务平台——网络众包服务平台。

“这是我们的一个独创,我想做的就是一个线上线下集成的众创空间。”徐德清边说边掏出手机,打开网页,向记者展示自己精心设计的成果。

网站的首页简洁明了,左侧是“人才专区”,海外华侨华人可以在这里上传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联络方式,系统还会即时显示他提供服务的交易率和成功率;右侧是“需求专区”,国内企业可以在这里发布项目情况和所需支持,通过后台的大数据分析匹配,这些需求将被推送给相应人才。“作为第三方,我们还将辅导双方进行谈判,并且设置项目经理管理合作过程。”徐德清想做的,就是以此降低海外人才和国内企业往返中美之间的交通成本与沟通成本。

就在徐德清演示的几分钟内,“人才专区”和“需求专区”不断有新消息跳出。“这些都是刚注册的用户。”徐德清介绍,短短两年间,这个线上平台已经汇聚5000多名海外华侨华人,归集4000多家国内企业,完成3000多次项目对接,实现总交易额达千万元。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交易达成,让他越来越确信,自己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打造创业加速器

2016年10月,徐德清的微总部创新基地被中国科技部评为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在此之前,微总部还在美国纽约成功开设分部,并在波士顿设立了创新创业基金。这些成绩让徐德清骄傲而欣慰。

说起自己的工作,徐德清总是笑呵呵的,自信而乐观。他说,搭建一个中美之间的技术服务平台,这个想法其实早在17年前就已在他的脑海之中。1999年,还在耶鲁大学读书的他,用手中第一笔200万美元的创业资金,创办了一个名为“无限中国”的网站,专做中美之间的技术、商务对接。

然而,不到两年,网站以失败告终。“那时,中美之间的线上支付远没现在这样便捷,网络速度也很慢,而我们当时的点击量还不足以让一些大公司投放广告。”回头再看,徐德清感慨:“那时做这事还是太早了一些,现在才是恰逢其时。”

如今,给徐德清信心的,不仅是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更是中美之间日益密切的交往合作。“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一年往返中美之间多次的徐德清切身地感受到,中美之间长期的技术交流和商务咨询一天比一天频繁,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美企业彼此了解更加深入,相互信用也提升了,甚至双方不用见面就可以做成生意。”徐德清笑说,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难得的机会窗口让徐德清更加敢想敢做,现在他要做的不再只是搭建一个平面的网上交流平台,而是要构建一个更加立体的创业加速器。“我们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技术,为用户尤其是华侨华人创业团队整合资源,将众创与众包结合。”

徐德清的梦想正在渐渐成真。不久之前,一个美国的华人科研团队,在微总部的线上平台发布了他们针对预防电梯安全事故研发的仿真技术,吸引不少浙江电梯企业递来合作的“橄榄枝”。而让这个团队和徐德清都没想到的是,还有一些航空方面的企业对此产生了兴趣。“这是一个很大的惊喜,本来只想做电梯的,但没想到促成了一个更大的项目。”徐德清兴奋地说,如今这个汇集不少资深仿真专家的海归创业团队已通过微总部的平台进入中国,在宁波落地,成立了一家专注于航空应用的仿真平台。团队可观的发展前景还吸引了宁波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中国已经具备承载技术产业化的能力,中国的机会已经到了。”徐德清说,现在除了对接美国华侨华人技术团队和中国中小企业之外,他还开始尝试将美国成熟的技术引进中国孵化,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培育创新创业的土壤越来越肥沃。

创新者永远年轻

其实,关于回国创新创业,徐德清不仅是一个牵线搭桥的铺路者,更是一个亲尝甘苦的过来人。

早在2003年,徐德清就带着美国的先进技术回到中国创业。他做过芯片设计,创办的公司曾是国内最早研发出手机观看电视功能以及车载MP3的企业之一。“当时就觉得自己的技术是全世界最好的,但对中国国内的政策、产业环境都不了解,也听不进别人的建议。”于是,碰壁在所难免。

徐德清坦承,自己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摸索回国创业的门道。在这段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中,放弃的想法经常出现,却又总是在几天的挣扎之后被不甘心的念头打败。“可以说,我曾经100次选择放弃,又第101次重新站起来。”

用在国外所学的技术为中国的发展做些贡献,这就是那个让徐德清不甘心放弃的念头。在不断的失败和不断的尝试之后,徐德清终于渐渐明白,光靠技术是不够的,只有将技术与中国国内的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才能迸发成功的火花。这让他逐渐看清自己的发展路径,成功地将美国优秀的众创空间模式经过适当改造,引入中国落地。他更迫切地希望凭借这个平台和他的亲身经验,能为身后同样踏上归国创业之路的同道者引一引路。

“现在,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不高,坚持5年以上的公司比例甚至不到5%。”徐德清深知,回国创业往往意味着从头来过的艰辛,一份能够坦然应对各种挑战的成熟心态至关重要。因此,如今在搭建微总部的线上平台时,他不仅提供技术、商务方面的咨询,还会对来自海外的创业团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并融入中国这片创业土壤。

无论是过去身在其中,还是现在铺路搭台,徐德清始终没有离开创新创业的舞台,这也使他对于创新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创新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它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一种不同思想交流碰撞的宽松氛围。”徐德清告诉记者,自己至今坚持着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年花一到三个月的时间回母校耶鲁大学学习。在校园里,他会旁听各位名师大家的讲座,参与各种类型的小组讨论。在他看来,这种脑力激荡正是让他始终保持敏锐思维的秘诀。

“创新者永远年轻,我要一直保持这样一种势头。”徐德清笑说,这就是为什么旁人常说他年过半百却依然总是精神抖擞的原因。他更感到庆幸,在美国的学习熏陶让他有了创新的精神,而中国这片欣欣向荣的创业热土给了他施展身手的广阔空间。在回国创新创业的路途上,他将带着越来越多的同行者一起坚定地走下去。(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三明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